2024The 17th Ningbo International Plastic and Rubber Industry Exhibition

2024第17届宁波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

2024年6月13-15日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发改委等十部门发布:加快发展这些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

最新资讯

发改委等十部门发布:加快发展这些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2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九部门印发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发改环资〔2024〕165号,以下简称《目录》)。

对比2019年版,新《目录》结合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调整了目录名称,对目录结构、覆盖范围、产业内涵等进行了优化完善,进一步增强《目录》的指导性、实用性。

《目录》共分三级,包括7类一级目录、31类二级目录、246类三级目录。其中涉及绿色建筑材料制造、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型储能产品制造、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装备制造...


图片

图源:国家发改委


下附目录新材料、新能源相关行业部分,此外公告还包括各产业具体解释说明,本文扩展摘录了部分重点关注行业,如需全文说明,请联系小编dtmaterial获取:

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 年版)

 

1 节能降碳产业

1.1  高效节能装备制造

1.1.18    绿色建筑材料制造

包括节能墙体材料、外墙保温材料、节能玻璃、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绿色工业化定制家装等绿色建材产品制造。

1.2  先进交通装备制造

1.2.1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

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及锂电正极材料、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电附件、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机电耦合系统及能量回收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装备及主要材料制造。

1.2.2     绿色船舶制造(不含造船厂建设)

1.5  温室气体控制

1.5.1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包括将二氧化碳从工业生产、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或大气中分离出来,加以资源化利用、注入地层封存,如火电厂二氧化碳捕集、二氧化碳驱油、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直接空气捕集等技术应用。

1.5.2     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开发与利用

1.5.3     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减排

2  环境保护产业

2.1  先进环保装备和原料材料制造

2.1.8     无毒无害原料、产品生产与替代使用

包括在电器电子、汽车、涂料、家具、儿童玩具、教育场所硬件设备、印刷、汽车制造涂装、橡胶制品、皮革、制鞋等重点行业使用的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对含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原料进行替代的原料或替代品生产和使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产品生产和使用。

2.5  其他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

2.5.1     工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处置

主要包括尾矿、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化工废渣、除尘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回收、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历史遗留尾矿库整治。

2.5.5     新污染物治理

包括石化、化工、涂料、纺织印染、橡胶、农药、医药等行业新污染物治理。

2.5.6     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

包括钢铁、石油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改造,(聚)氯乙烯生产行业无汞化改造等。


3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3.2  资源循环利用

3.2.4     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

包括秸秆等非粮生物质收储运、固化成型,生产环保板材、纸浆、生物基材料等原料化利用,特别是通过糖化及发酵产物分离提纯浓缩等工艺生产聚乳酸、聚羟基脂肪酸酯等生物基材料,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等农业剩余物质资源化利用,生产高值高效有机肥等肥料化利用,青黄贮、膨化、微贮等饲料化利用,食用菌基质、育苗基质、栽培基质等基料化利用等;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沼气等资源化利用;次小薪材、林业三剩物生产复合板材、食用菌栽培和能源化利用等;以果皮、果壳、果渣等经济林果加工剩余物为原料
的肥料化利用、栽培基质化利用及活性炭、皂素等林化产品生产。

3.2.5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

包括机动车辆、数码产品、家用电器、服装等二手商品回收利用,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文办设备、电动机、内燃机、矿山机械、石油机械、冶金机械、轨道车辆、其他专用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等再制造产品生产,盾构机、航空发动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再制造产品生产,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旧轮胎、废旧纺织品、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手机、报废机动车、报废船舶、退役飞机、废铅蓄电池、退役光伏组件、废旧动力电池、风电机组叶片等产品回收拆解利用,纸、塑料、金属、玻璃、木等材质的包装废弃物回收与处理,邮政快递包装循环利用,废旧农膜、灌溉器材、农机具、渔网网衣、筏架等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和综合利用等。

3.2.7     废气回收利用

包括对钢铁、焦化、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气进行能源化、原料化、资源化利用。如对荒煤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高硫天然气等废气进行能源化回收利用和生产燃料乙醇等原料化利用,对工业氢气、甲烷、硫化氢、氯、氯化氢、二氧化碳等废气开展提纯生产纯氢、硫磺及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等原料化回收利用,对高纯度二氧化碳等废气进行原料化、矿化、驱油等回收利用,对生产含氢氯氟烃和氢氟碳化物过程中副产三氟甲烷等废气进行资源化利用,对烟气、窑炉废气等含尘废气进行资源化利用,对废气进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


4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4.1  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

4.1.1     风力发电装备制造

包括适合我国风能资源和气候条件、先进高效的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和海上风力发电机组,5 兆瓦及以上海上和高原型、低温型、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组配套的各类发电机、风轮叶片、轴承、电缆、变速箱、塔筒、海上风电桩基等零部件,风电场相关系统与装备等制造。

4.1.2     太阳能利用装备制造

包括光伏发电设备、光热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控制系统与装备、太阳能热利用设备等制造。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和项目需符合最新版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要求。

4.1.3     生物质能利用装备制造

包括生物质资源收集、粉碎、运输和储存设备,生物质发电装备,生物质热解装备,生物质供热装备,生物质沼气、生物质燃气生产装备,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煤油、生物燃料乙醇、生物甲醇等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装备,生物质固体燃料生产装备等制造。

4.1.4     水力发电和抽水蓄能装备制造

4.1.5     核电装备制造

4.1.6     燃气轮机装备制造

4.1.7     地热能开发利用装备制造

4.1.8     海洋能开发利用装备制造

4.1.9     非常规油气装备制造

4.1.10    海洋油气装备制造

4.1.11    新型储能产品制造

包括能量型、功率型储能产品(含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设备等)及系统集成、辅助技术设备等制造。能量型储能产品及系统集成包括压缩空气、重力、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储能产品及系统集成,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水系电池等新一代高性能储能产品及系统集成,储热蓄冷技术装备及系统集成;功率型储能产品及系统集成包括超导、电介质电容器等电磁储能技术产品及系统集成,超级电容器、飞轮储能产品及系统集成;辅助技术设备包括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能量智能管理系统、安全预警与系统防护技术设备、先进冷却与消防技术设备等

4.1.12    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装备制造

包 括 用 于 可 再 生 能 源 制 氢 的 碱 性 电 解 槽 、 质 子 交 换 膜(PEM)电解槽、固体氧化物(SOEC)电解槽、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槽、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装备,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固态、深冷高压、有机液体等形态的氢储运所需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长管拖车和管束式集装箱、管道、氢气阀门等装备,氢气压缩机、加氢机等加氢站装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氢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部件,使用清洁低碳氢的氨合成塔、炼化加氢装置等用氢成套装备等制造。

4.1.13    智能电网产品和装备制造

4.2  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和运营

4.2.1     风力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

4.2.2     太阳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4.2.3     生物质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4.2.4     大型水力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

4.2.5     核电站及核能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4.2.6     地热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4.2.7     海洋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4.2.8     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4.2.9     热泵设施建设和运营

4.3  能源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4.3.1     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工程建设和运营

4.3.2     新型储能设施建设和运营

包括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铅炭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火电、核电抽汽蓄能等各类新型储能技术及复合型储能技术的实证、示范和产业化项目建设和运营。

4.3.3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运营

4.3.4     小型水电站更新改造

4.3.5     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营

4.3.6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营

4.3.7     天然气输送储运调峰设施建设和运营

4.3.8     分布式能源工程建设和运营

4.3.9     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7 绿色服务

7.6  资源环境权益交易

7.6.1     碳交易

7.6.6     可再生能源绿证和绿色电力交易

包括可再生能源绿证和绿色电力交易的项目信息管理、证书核发、交易体系建设等。



来源:专塑视界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分享及交流,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供分享交流,不为其版权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出处。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顶部